学院组织“重走长征路,我在家乡学党史”活动
日期:2021-03-10 来源: 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2021年寒假,学院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我在家乡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我院学生在自己的家乡走访革命圣地、拜谒革命先烈,走访老党员老战士,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精神,把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搬到自己的家乡,足迹遍布9个省份40余地市。

数学本2006班李铭洋来到山东省聊城市莘县马本斋烈士陵园,瞻仰烈士雕像,重温英雄故事。她说,“通过实地走访,我切身体会到了在课堂上课本上无法感受到的、无法接触到的鲜活的生命,更加领悟到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像马本斋这样的有名英雄和无数个无名的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要更加努力学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如何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马本斋烈士陵园 山东莘县

数学本2005班田歆璐走访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90多岁的苏曰洲老战士。老人从16岁参加抗日游击队开始,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这些战斗经历老人至今记忆犹新,说起打游击的斗争,老人显得异常激动,一边讲述一边给看他的腿上被炮弹炸伤的痕迹,“刚参军的时候使用的是炮筒子,打不响,一打就卡壳了,没子弹,哪有子弹啊,都是对货(方言)的...谈起自己的入党经历,苏曰洲至今难忘,“1948年的时候党员很少,一年才发展两三个,我的入党介绍人是张闻山,还有一个姓卢的同志,我入上党入党申请书都没有丢,在腰上的小包袱里扎着,过江,过海,过江,过河,都没有丢了...”

老战士、党员苏曰洲 山东省泰安市

数学本2004班范慧新来到内蒙古包头市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前,缅怀英烈故事。1936年2月,百灵庙蒙政会保安队千余名爱国官兵,在中共西蒙工委书记乌兰夫的领导下,由云蔚、云继先、朱实夫等率领,毅然脱离蒙政会,举行武装暴动,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先进的蒙古民族抗日武装队伍。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显示了蒙古族人民的觉醒,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现在的我们是幸福的,远离了战争。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能忘记为这美好生活而辛苦奋斗的英雄们。风云滚滚,时代变迁。我们要学好党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将坚定理想信念和党史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和平年代勤奋学习、扎实工作,用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学生范慧新说。

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 内蒙古包头市

数本2005班程钰清采访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马站镇老党员蒋玉堂老人。老人194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月入伍,工作期间,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多次,被授予淮海战役纪念章一枚,1990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优秀军队离休干部”荣誉称号。1982年,老人从蒙阴县人武部部长的岗位上办理了离休,但他离而不休,先后被驻地两所学校聘请为校外辅导员,每年都利用“六一”、“七一”或“八一”等纪念日、节假日,走进学校为学生讲述战争年代的故事,教育激励青少年学生不要忘记过去。家人劝他,“年纪不小了,就不要往外跑了。”他却说:“我现在吃不愁穿不愁,工资高高的,就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做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

 

老战士、党员蒋玉堂 山东省临沂市

数学本2003班单潘蕾参观位于安徽省萧县丁里镇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她说,“通过对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的参观学习,我对我家乡蔡洼村在淮海战役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入地了解。无数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遗物、一段段英勇事迹,让我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和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我更加坚定了向党组织积极靠拢的决心。”

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 安徽省萧县

党史是活生生的历史,在课堂上、课本里,更在我们的家乡,我们的身边。学院上下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学党史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同学“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通讯员:张晋)